凝心聚力开新局 砥砺深耕提质效——江苏循环经济协会半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
7月11日,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成功召开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暨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换届半年来的工作成效,客观剖析了存在问题,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协会领导班子、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监事会成员及秘书处全体人员齐聚一堂,共谋发展新篇。
自今年1月顺利完成换届以来,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政厅指导下,在省盐业集团等会长单位大力支持下,协会各项工作全面步入正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建引领,组织根基更牢:功能性党支部正式成立,打造党建阵地,开展专题学习与“党建+”共建活动,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制度升级,运行规范有序:全面修订完善12项内部制度,建立代表处目标责任制,内部管理流程高效顺畅。
沟通政企,政策支撑有力:高频高效对接省发改委、工信厅等政府部门,精准传递行业诉求;成功参与《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编制······
央地协同,生态构建加速:深度对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赋能长三角生态链大会,促成多项合作意向,树立央地合作新标杆。
智库启航,研产融合深化:与南京师范大学达成共建“江苏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共识,聚焦6大痛点领域;组建首批40余人的高端专家智库,服务地方园区与企业规划咨询。
服务下沉,网络织密见效:新设盐城、无锡、连云港、苏州4个代表处,南通代表处即将挂牌;筹建ESG、产融专委会。各代表处属地服务有声有色:惠企税务解读、废纺资源调研、ESG/碳管理培训筹备、会员发展迅猛,协会会员总数已近200家!
标准引领,公信力跃升:顺利完成团体标准组织绩效评价,联合权威机构立项5项团体标准,提升行业规范与协会影响力;圈定10余家高端战略合作伙伴,覆盖咨询、金融、法律、认证等领域,为会员提供全方位支撑。
品牌发声,朋友圈扩大:组团亮相中国环博会,联合主办绿色制造论坛,参与区域联盟会议,开展国际交流;支持举办精细化工绿色发展大会,推动技术、设施、标准三协同;公众号焕新、网站改版,原创内容120+篇,网站信息更新300余条,会员触达率100%。
会议还组织各分支机构进行了工作交流。通过讨论,清醒认识到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政策落地效率、项目转化率、分支机构管理效能、重点任务闭环管理以及自身能力建设资源支撑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唐正东会长在总结中指出,上半年工作“总体良好”,但“差距明显”。他明确:协会下半年将以创建5A级协会为总目标,重点部署五大任务:
一是全力打造一院一库平台,提供核心支撑。
“一院”实体化:推动江苏循环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并实体化运营,聚焦政策研究、技术咨询、标准服务、科技成果推广、培训鉴定、绿色金融六大业务。
“一库”再升级:细分循环经济领域,分类扩容专家智库,签约更多高水平战略合作伙伴机构。
二是做实做强分支机构,强化服务落地执行。
强化代表处和专委会职能,提升属地化服务能力,密切横向配合,提高执行力。
三是积极有序发展会员,持续扩大“朋友圈”。
进一步提升会员质量和层次,多措并举改进服务方式,吸引更多有技术、有理念、有抱负的企业加入循环经济大家庭。
四是加强行业调查研究,全面启动行业统计分析工作。
创设循环经济统计体系框架,逐步构建核心数据库;深化专项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协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强化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随后召开的协会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监事会主席朱晓东充分肯定了协会半年成绩,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期望与建议。
站在新起点,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正以国企担当为根基,以政策攻坚为引擎,以央地协同为纽带,向着“标准制定者、资源整合者、价值创造者”的目标奋力迈进。下半年,协会将凝心聚力,聚焦核心能力建设,全力冲刺5A级协会,为江苏构建循环型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强劲的协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