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组团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共绘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2025年4月21—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作为协办单位之一,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深度参与本届盛会,通过联合举办高端论坛、深化国际交流、对接创新技术等多项活动,全面展现了江苏在循环经济与绿色低碳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开放姿态。
联合主办2025绿色制造发展论坛:共探产业转型新路径
4月22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共同主办、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参与协办的“2025绿色制造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聚焦“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吸引了政企学界300余位代表参与。
会议解读了绿色工厂国家标准、零碳工厂创建路径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文件,联想集团、易点云等企业分享了ESG实践与循环技术应用案例。
论坛现场,协会唐正东会长与其他领导一起为绿色制造领域智库专家及“绿色设计工程师”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在推动循环经济中的标杆作用。
光伏组件绿色设计、工业废渣全元素利用等创新技术成为热议焦点,为制造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参加中部6+N联盟主席团会议:共谋区域协同发展
环博会期间,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作为核心成员出席了“中部6+N循环经济协会合作联盟主席团扩大会议”。会议围绕联盟建设与跨区域合作达成多项重要决议:
组织升级:新增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福建省循环经济协会为联盟成员,进一步扩大协同网络。
专家助力:聘请季昆森为联盟顾问,并任命郭志亮、滕佳诺等骨干成员强化联盟执行团队。
经验共享:上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及联盟顾问分别发表讲话,为区域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深化中荷循环经济合作:技术对接共拓新机遇
4月21日,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与荷兰循环经济协会举行专题会议,双方围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技术合作:双方聚焦建筑垃圾再生、电子废弃物回收、碳捕集等前沿领域,探讨共建“中荷循环经济技术联合实验室”,计划在苏州工业园区等地试点零碳示范区。
政策互鉴:提议联合发布《中荷循环经济白皮书》,推动绿色供应链标准互认及国际倡议协作。
产业联动:推动江苏新能源企业与荷兰氢能、风电企业对接,探索海上风电耦合氢能储运等合作项目,并计划设立“中荷循环经济产业基金”支持跨境投资。
国际合作:双方商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世界循环经济论坛(WCEF)等场合共同发声,推动工业循环经济议题纳入国际议程;探索合作发布《长三角-欧洲循环经济合作指数》,提升双方区域影响力。
走访时科生物科技:探寻循环经济创新实践
环博会期间,协会代表团还专程走访了时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其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领先技术:
技术亮点:时科凭借“节能热解炭化”“炭菌复合增效”等颠覆性技术,实现农林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炭基肥料,年处理能力超10万吨,固碳减排效益显著。
项目示范:贵州烟草循环经济项目、上海金山示范基地等案例,展现了“变废为肥”的产业化模式,为江苏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合作展望:双方就技术引进、县域循环经济项目共建等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将助力江苏打造“无废城市”标杆。
以开放创新引领绿色未来
本届环博会上,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共组织了30余家会员单位62名代表集体观展;发动了迪杰膜科技、水诺环保等理事单位在现场设立展位,与来自国内外众多行业同行进行了深度交流。通过多元活动,不仅强化了国内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网络,更彰显了江苏在绿色低碳赛道的行动力与前瞻性。未来,协会将持续搭建技术对接平台、推动政策创新、深化产业融合,为构建“美丽江苏”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