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城市矿产
  生态文明   
  节能减排   
  城市矿产   
  再制造   
  固废处理   
  园区循环   
  农林废弃物处理   


当前位置: 领域聚焦 城市矿产
回收动力不足 垃圾资源成了“霾源”
阅读次数:2231 添加时间:2014-11-27 发布: 管理员
       全球80%以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国外早有人提出把污染城市的垃圾变成资源。而国内垃圾回收处理能力虽不低,但占垃圾总量50%以上的“低附加值再生资源”还未被广泛利用。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某品牌曾制造过一款手机,80%的零部件都是回收旧零件改造升级的。”
  “经过工业革命近300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80%以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有人提出‘开发城市矿山’的思路,把污染城市的垃圾变成资源。”
  上月底,在“雾转中度霾,南部重度霾”的一天,一个题为“打破坚冰、赢在前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建设路径探索”的研讨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的专家学者、官员、企业代表们心里都很清楚,屋外浓雾的重要成因之一,就是大量焚烧垃圾。
  他们在这一天想要讨论和分享的,是如何把大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
  “天然的矿山好挖不好找,城市矿山好找不好‘挖’”
  早在2009年12月,摄影师王久良的一组摄影作品《垃圾围城》,就曾令世人震撼。而在这组照片的背后,王久良更是目睹了许多甚至连他的照片也无法传达出来的触目惊心的事实。
  “这东西,掩埋有掩埋的不是,焚烧有焚烧的不是。”在王久良看来,无尽的垃圾不仅在层层围困着类似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更营造着一个巨大的困局,一个关于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困局。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用“城市矿山”概念来看待围城垃圾。“经过工业革命近300年的掠夺式开采,全球80%以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总量高达数千亿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钱易介绍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有人提出“开发城市矿山”的思路,把污染城市的垃圾变成资源。
  不过问题也来了,“天然的矿山好挖不好找,城市矿山好找不好‘挖’。”会议主持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温宗国博士的这一对比总结,指出了现今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的难点。
  其实,单纯看数据,国内的垃圾回收处理能力还是颇为可观的。“全国1800多万人从事这个行业,每年回收总值5000亿元,回收总量1亿6千万吨。”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刘强理事长在提供上述数据的同时也表示,目前的资源回收主要集中在八大品种——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电器、废橡胶制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等。而垃圾中的大量的“低附加值再生资源”还没有被广泛加以回收利用,“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包括复合纸包装、废旧电池、废玻璃等等,这些资源实际上占到了垃圾总量的50%以上。”
  “静脉产业”与“共生代谢”
  研讨会当天,也有专门从事复合纸包装、废旧电池等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参与了发言和讨论。所有这些对“城市矿山”进行资源“开采”的企业,都被业内称之为“静脉产业”。
  基于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回收的静脉产业的逐渐涌现,让刘强感到高兴。但他也很清楚,这样的企业,在国内还是太少。
  “国内的老百姓还没有真正做到垃圾分类,这样一来,企业单独做这些事情成本会比较高。那么回收再生产出来的资源的相对价值自然也就低了。”
  钱易教授的视角则更为宏观,在她看来,生产者、消费者、静脉产业和管理者,都应该负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毕竟,面对越来越多的垃圾,只让静脉产业去负责消化是不现实的,任意一方面也不能做到解决这个大问题。
  “比如说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他们本身就有责任收集并回收利用废旧产品。比如电子制造业,可以回收废旧机电产品,利用再制造技术制造新产品,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旧产品中的零部件。”钱易教授介绍说,某知名品牌曾制造过一款手机,里面用的80%的零部件都是回收旧零件改造升级的,“美国做过一个统计,类似这样的再制造产品可减少成本50%,节能60%,节材70%。”
  废弃资源的回收再生产,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家企业的内部循环。钱教授举了丹麦的卡伦堡镇一家燃煤电厂的案例——作为一家传统意义上应该是高污染的企业,他们却将发电时产生的大量蒸汽用于炼油厂、制药厂等一些企业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供热;燃煤的粉煤灰为水泥厂提供了原材料;煤炭脱硫产生的稀硫酸作为化学制剂厂的原材料,硫酸钙则供应到了石膏厂的生产中……同时,电厂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水,也都是来源于炼油厂用过的冷却水和废水……
  钱教授称这种模式为产业的“共生代谢”,“这样的思路我相信在很多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但一方面技术要有相应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要有开创性的、循环发展的思维。”
  “现在回收垃圾资源成本比采用自然资源成本要高,各方面的动力自然不大”
  在钱老看来,尽管生产者、消费者、静脉产业和管理者这四方面,都有各自的责任。但在当前的中国,需要有一个“先行者”来带动。
  “管理者的责任应该是最大的,应该是走在最前面的。”钱易教授说。
  至于静脉产业,刘强之前提到的“1800多万人”这个数字,即便是与资源回收发达国家的人数相比,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的静脉产业从业者整体素质还是偏低。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资源回收行为主要还是基于利益的驱动,比较粗放。”而一些低素质的从业者,经常会做一些诸如“露天焚烧垃圾”“私挖野垃圾场”之类的行为。一些干预他们行为的环保人士,还曾收到过匿名的恐吓电话等威胁。“这里面的利益链条还是比较复杂,需要管理者好好梳理清楚。”
  在钱教授看来,要让资源回收利用健康发展,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有关部门应该重新确立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成本核算问题:“现在回收垃圾资源成本比采用自然资源成本要高,各方面的动力自然不大。但是其实仔细想想,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越用越少。只以开采成本来给自然资源定价,明显不合理。应该让自然资源的成本与再生资源的成本定价持平,甚至更高,才能改变这个现状。”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设为首页系统管理
主办单位: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 主管部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ICP备14047928号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打开手机版官网